在大家的印象中,古代总是刻板的、愚昧的、带着落后的气息的。
说起古代教育,大家可能会想到孔孟之道、八股文、科举制等等。是不是脑中会泛上来一系列疑问:现代教育那么进步,中西方结合,古代能超越么?古代教育的思想真的适合现代么......
但是,我想说,能——就连西方也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教育方法。
![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 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]()
现代中国,学生们创新能力如何?品格如何?人际交往如何?
你也许是老师,教语文,教文学,教历史,教文化,只要是中国的,是不是就该了解一下古代是怎样教的?
你是家长,是学生,是中国人,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古代中国人是怎么教育出来的?
你有疑问,有好奇心,不如来看看,绝对让你受益匪浅。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,不仅是为自己,也是为下一代——父母的高度大致决定了孩子以后的高度。
要想教好一个人或是一类人,就应当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及阶段特征。
古人给儿童授课,大多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的。为什么要讲故事?
1、因为儿童的感性比理性发达,更容易接受从故事中得出的道理;
2、故事性的东西更容易带来乐趣。
![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 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]()
儿童做事的动力,不像大人是根据是非逻辑来做的,更多的是为获得尊重和承认,还有获得乐趣。
只是靠表扬来激励孩子,谁做得好就表扬谁,这的确比靠惩罚要好,但是还没有激发出孩子最深层的学习动力。
如果只告诉他要怎么做,不告诉为什么这么做,这是对儿童的不尊重,这个出发点就在消解儿童的动力。
如果想要培养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,那么请给他更广大的空间。
三四千字,对于汉语来说,就是自由阅读线。有了这些字的基础,就可以阅读任何他想读的书。古代的儿童,六岁就就能达到这个标准。
儿童不能只看专门为孩子出的那些书籍。为什么呢?
![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 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]()
1、这些书本不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,因为每个儿童都是不一样的。
2、这些书都是由成人来写的,如果成人写得不好呢?
3、儿童文学大多是使用儿童语言和较少的常用字,这很难表达出文化的深层含义。
有的人可能会说,现在孩子还小,那些书,等他长大了再读啊!那我们来说说这样做有什么缺点?
1、从小只接触浅层的东西,长大了可能觉得读那些“偏门”的书没有意义,或者说等长大了未必有良好的阅读习惯。
瞧瞧如今的孩子,有几个平时不是玩游戏玩手机的,又有几个人拥有每日阅读的习惯。
![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 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]()
2、直接阅读成人的作品,有利于孩子去接触更真实的世界。没有谁可以一辈子活在童话里,也没有谁说不活在童话里就不幸福。真实才是最好的老师,谎言只会需要另一个谎言去掩盖。
只有真正接触了,去学习了,才能让孩子形成真实的社会观、世界观。
想要孩子日后能够行走天下,那么请给他一个良好的品格教育。
所谓,族有族规,门有门风。
老一辈的人都会说我们是什么什么样的人,绝不能做什么事,又会说我们祖辈是怎么样的,有哪些值得夸赞的事迹。对小一辈真是用心良苦,小到待人接物,大到成家立业,都会谆谆叮嘱,细说利害。
教育的目标,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好人,一个健康的人,一个对族群有用的人,一个人生幸福的人。
![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 关于教育孩子,古人这几点做得比我们好(一)]()
现代社会,良好的品格,或者是才能,只拥有其一者,大多不会有所成就。只有二者合一,做到智商与情商、品格与才学的兼备,才能真正地说自己行走天下都不怕。
看看那些成名的,不论是明星还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,他们身上,能够为人们津津乐道的,是什么呢?
是品格,是才能。缺一不可。
说说大家比较喜欢看的娱乐明星,比如薛之谦。
他为什么红?是因为段子手?是因为歌唱的好?
你看过他怎么对待自己的妻子么?看过他怎么看待自己的亲人么?看过他在大晚上背着一位受骗的奶奶回家的身影么?
有人说:始于颜值,敬于才华,合于性格,久于善良,终于人品。